A
实验室概况
bout Lab
新闻动态
深采重点实验室成功举行“复杂含孔洞岩体结构微震源定位方法及应用”线下学术讲座

2021年6月10日16:00至17:30,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采矿馆321室成功举办“复杂含孔洞岩体结构微震源定位方法及应用”学术讲座。讲座由深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徐帅主持,中南大学董陇军教授主讲,深采实验室全体学生参与此次报告。

报告开始,徐帅副主任作开场致辞,热烈欢迎中南大学董陇军教授的到来,并对董陇军教授的科研成就进行了重点介绍。董陇军教授在复杂结构声发射/震源定位、微震监测、诱发地震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较高关注和肯定。

在当前矿山开采及灾害频频发生的大背景下,董陇军分析了矿山开采发生灾害的严重性,并将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归纳为高应力环境下发生岩爆灾害的天然因素,以及工程扰动下的人为因素。随后,董陇军指出声发射源精细定位的最大问题为预先测定纵波速度无法等效于实际波速。对此,董陇军在现有的预先测速的时差震源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消除波速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新的无需预先测速的震源定位方法,即无需预先测定波速的解析与迭代协同定位方法与技术,此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复杂结构中的定位精度,且更加适用于地下复杂工程。该成果发表在中国工程院刊Engineering,并被作为当期封面报道。

blob.png

董陇军教授在做报告

谈到研究成果应用,董陇军讲到在贵州沙坝矿段范围内的金阳公路下有超过2900万吨磷矿保安矿柱,其中有一断层F310穿越矿体,使得保安矿柱回采异常困难。而该发明为这些保安矿柱的安全低贫损回收提供了安全技术保障。在此次应用当中,共安装了28通道微震监测系统,实现了微震源实时自动辨识,大震级微震事件实时预警,预警准确率超过90%。

董陇军还介绍了团队新研发的可适用于不同岩石、不同岩性等材料的多频段地声智能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响应范围内频率自适应调整与信号自动辨识功能,如爆炸、岩石破裂、机械噪音等。

报告结束后,徐帅与实验室全体学生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董陇军的精彩报告。徐帅教导同学们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要敢于创新,敢于提问题,勇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方方面面都要认认真真,才能真正成材,将科研做得红红火火。

 

附:董陇军教授的个人简介

董陇军,博士,中南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和湖南省杰青获得者,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senior member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各1项,参与973项目2项,主持中南大学创新驱动青年团队项目1项。在复杂结构声发射/震源定位、微震监测、诱发地震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较高关注和肯定。应邀担任Elsevier出版社Safety Science,Nature旗下Scientific Reports ,Springe出版社Journal Safety in Extreme Environments编委;美国声学学会会刊JASA-EL及Shock and Vibration期刊副主编;Springe出版社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地震学主编。